化工院张纲教授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研究成果
阅读量:  |  2022-07-10

近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张纲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15.336)上发表了题为“Periphery-Core Strategy to Access a Bowl-Shaped Molecule Bearing Multiple Heteroatoms”的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8061)。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硕士研究生吴建荣为第一作者,张纲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南京林业大学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的资助。

具有富勒烯碎片结构的分子碗对张力分子合成方法的发展、分子芳香性等基本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并在光电材料、超分子化学等领域有着应用价值,如何引入较多的杂原子来修饰分子碗目前仍是个挑战。张纲教授课题组通过简便的“缝合”方法合成了含有四个杂原子的分子碗(Org. Chem. Front. 2021, 8(4), 727-735.),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从外向内的合成策略,以含噻吩和吩噻嗪的大环化合物为前体,通过最后的硼插入反应把大环中心关上,得到具有富勒烯C112碎片结构、碗深为0.93埃的杂分子碗。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杂原子比例降到了4,是目前含杂原子比例最高的分子碗。课题组通过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对分子碗的芳香性、翻转过程、光电性质及与富勒烯C60的主客体化学行为等进行研究,为构建中心被杂原子修饰的分子碗提供了新的思路。